膀胱癌
膀胱癌是一种在膀胱组织中起源于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,由不受控制的膀胱内壁细胞异常增殖造成,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发病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的第7位,在女性人群中也是常见恶性肿瘤¹。
根据肿瘤是否浸润膀胱肌层,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(NMIBC)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(MIBC)
1. Torre LA, Bray F, Siegel RL, et al.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, 2012. CA Cancer J Clin 2015;65:87.


未满足的临床需求
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——尚无口服药物,灌注治疗过程痛苦,副作用大
传统手术治疗的方式及局限
TURBT,患者TURBT术后复发率高,五年内复发率约为60%, 部分患者会进展为MIBC。
术后辅助性膀胱灌注治疗,包括膀胱化疗灌注和卡介苗(BCG)灌注。
- 膀胱灌注药物失效后,没有良好的二线治疗方案选择,急需新作用机制的药物给予治疗,以防止或者延缓膀胱全切。
- 膀胱灌注药物患者耐受性差,膀胱化疗灌注和BCG灌注会引起尿道刺激症状,血尿、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太高,部分病人不耐受。
- 膀胱灌注是一种侵入性给药方式,给药周期比较长,患者依从性较差,患者迫切需要疗效显著、安全性好、给药方便的新型治疗药物。
解决方案
以APL-1202(唯施可®)为核心,围绕膀胱癌领域打造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






- APL-1706, APLD-2101
- APL-1202
APL-1702(希维她®)
APL-1202是全球首个进入关键性/III期临床试验的NMIBC口服靶向治疗药物,有望成为化疗灌注复发的中高危NMIBC患者(二线治疗)的首个治疗方案
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,APL-1202的疗效显著优于目前的化疗灌注药物且具备良好的人体安全性。
方便的口服给药方式也使得患者免于膀胱灌注治疗的痛苦,有望成为膀胱癌治疗领域的重磅产品。
APL-1706是目前全球唯一获批的用于膀胱癌诊断或手术的显影剂类药物,通过与蓝光膀胱镜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(NMIBC)的检出率(尤其是原位癌的检出率),使切除手术更完全,从而降低肿瘤复发率。
- 全球唯一获批的用于膀胱癌诊断或手术的显影剂类药物
- 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获批上市
- 在欧美NMIBC指南中均作为膀胱癌诊断的一线用药
从美国UroViu公司引进用于诊断膀胱疾病的内窥镜产品APLD-2101,亦是市场上功能齐全的一体式设计的一次性软性膀胱镜 。
通过构建覆盖膀胱癌诊断、治疗和随访的优势产品组合,为医生及患者提供全周期解决方案。
市场空间广阔
膀胱癌患者基数庞大,复发率高,生存期长
全球膀胱癌新发患者


中国膀胱癌新发患者


NMIBC
约占新发膀胱癌患者的75%
患者术后复发率高,五年内复发率约为60%
数据来源:弗若斯特沙利文